宮頸癌防治健康教育核心知識
發布時間:2022-12-07 17:23 來源:
一、什么是宮頸癌?
宮頸癌是發生于宮頸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二、 宮頸癌有什么癥狀?
宮頸癌早期常常沒有明顯癥狀,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排液等癥狀。
三、哪些危險因素與宮頸病變相關?
宮頸癌主要致病因素為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其他高危因素還包括:1.有宮頸癌等疾病相關家族史;2.性生活過早;3.過早生育(18周歲以前);4.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5.多個性伴或性伴有多個性伴;6.HIV感染;7.患有其他性傳播疾病;8.吸煙、吸毒者。
四、生活中怎樣預防HPV感染?
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安全性行為,正確使用避孕套,避免性傳播疾病發生。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五、接種HPV疫苗可以預防宮頸癌嗎?
可以。9-45周歲女性均可接種HPV疫苗,在此年齡段越早接種保護效果越好,其中9-15周歲女性是重點人群。
六、定期宮頸癌篩查有必要嗎?
有必要。35-64周歲婦女應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并在發現癌前病變時及時治療,可以阻斷病情向宮頸癌發展。
七、女性間隔多長時間做一次宮頸癌篩查?
適齡婦女每3-5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
八、接種HPV疫苗后,是否還需要接受宮頸癌篩查?
需要。無論是否接種HPV疫苗,均需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
九、國家宮頸癌篩查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包括婦科檢查、宮頸癌初篩(宮頸細胞學檢查或高危型HPV檢測),初篩結果異常還需要接受陰道鏡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確定是否需要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十、細胞學檢查或HPV檢測結果異常需要治療嗎?
細胞學檢查或HPV檢測結果異常都不能作為疾病的最后診斷,應由專業人員結合檢查結果和個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再確定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方案。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宮頸癌篩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篩查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辦婦幼函〔2021〕635號]
(婦幼中心健教室 供稿)